杨朵儿(古代神童大盘点,智商爆表的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很短命)

作者:访客 时间:2023年08月31日 09:55:33 阅读数:2人阅读

杨朵儿(古代神童大盘点,智商爆表的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很短命)

文:梦貘貘

古人对于早慧的孩子有很高的评价,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王阳明更是进一步断言“圣人之所以为圣者,以其生而知之也。”当我们翻看史料时,那些上古时期的圣人们的确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童年。

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帝喾同样是“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这种违反常理的记载,大多带有后人想象的色彩。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那些生而岐嶷的幼童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史料中往往以一种赞美的语气来描述那些异于常人的神童们,于是我们认识了“有若成人之智”的曹冲、“幼而明敏如成人”的李重美、“少颖悟如成人”的贾益、“语言仪度如成人”的杨朵儿只……古人的早慧往往令我们惊诧不已。但是同样是拥有“成人之智”的天才儿童,他们的人生却不尽相同,有的藉此登上人生巅峰、有的因此而受到他人的忌惮、有的却因盛名所累而抱憾终了。

01

以孝闻名于世的舜

五帝中少时身世最凄惨的就是舜,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瞽叟却失心疯似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要致幼小的他于死地,而舜每次都堪堪躲过了他的毒手。

舜所处的时代基本上靠的是口口相传来传递各类信息的,而他又偏居一隅,因此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借着污名化他的父亲、后母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让自己的美名上达天听,其所花费的心思和技巧远非一般的少年可比。

舜的早慧不仅表现在他非同一般的机智上,还表现在他对于舆论的合理运用,巧妙地将自己的劣势转换为优势。成年后的舜果然不负众望,迅速地在政坛上冉冉升起,这样的成功得利于他早熟的心智。

杨朵儿(古代神童大盘点,智商爆表的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很短命)

02

观秦师的王孙满

公元前628年12月,诸侯列国的霸主晋文公去世,秦穆公决定派兵越过晋地远赴中原偷袭郑国,想凭借此次机会替代晋国的霸主之位,于是在公元前627年的初春,周天子的国都洛邑迎来了借道过境的秦军。

此时北门高高的城墙之上,站着几个人,最中间的是一位头发已经斑白的老者,站在最前面的则是一位总角少年。

只见那些风尘仆仆从陕西一路奔波而来的秦国将士们在城门前放缓了脚步,脱下头盔,匆匆地施了个礼,然后又乱纷纷地戴上头盔,随后而来的三百辆兵车上的士兵们在北门前表演了一场杂技,只见他们从战车上跳跃而下,象征性地对着北门点了点头,随后又快跑几步跳跃上奔驰的战车。

总角少年错愕间回头望向身后的长者,只见老者虽然努力地摆出威严的气势,但是双眼却透出无奈和不甘。

总角少年回过头,不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周王朝从建立到今天已经有420年,现在的王室早就失去了创业初期的荣光和地位。五年前的冬天,晋文公重耳还曾经胁迫爷爷周襄王亲自跑到河阳为他摇旗助威。

这位少年就是早慧的王孙满,辟雍中太学老师讲授的周朝礼仪在现实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这位少年过早地成熟。

此时身后的周襄王开口问道:“这次战役哪一方会获胜?”几位卿大夫开口评价秦军的骁勇,世上只怕再难有军队可以与之抗衡。

周襄王见王孙满一直沉默着没有发言,于是将他叫到身边,询问他对秦军的观感。

王孙满向周围的长辈们致礼后说道:“秦军这次一定会败绩。”

周襄王听到这个不同前者的答案,有些惊讶,于是问道:“为什么你有这样的判断?”

“从刚才秦军过境的举动看得出,他们骄横无礼又没有统一的指挥和严明的纪律,骄横无礼意味着他们会因为狂妄自大而缺乏谋略,指挥军队如此随意就会让他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陷入混乱之中,这样的军队能够成功吗?”

被王孙满提前预定了败局的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之战,秦军离开国都后在滑国遇到了逆行的郑国商人弦高,所谓的偷袭变成了明袭,秦军将领孟明决定返回陕西。但是他们在经过崤山时,遭到了晋军守株待兔式的围剿,最后全军覆没。

这是王孙满第一次惊艳的登场,下一次出场就是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兵跑到洛邑,在国都的边界上陈兵演练,已经成为周大夫的王孙满出面代表周定王犒劳楚庄王,不料见面后楚庄王第一句话却是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巧妙地用言辞回绝了对方的逾矩之举,让我们在22年之后再一次对他的睿智表示惊叹。

可惜的是,即便拥有这样的人才,周朝依然没能止住灭亡的步伐,而早慧的王孙满唯一的作用可能只是为这灰暗的前景填上了一抹淡淡的亮色。

杨朵儿(古代神童大盘点,智商爆表的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很短命)

03

自幼失怙的拓跋宏

公元469年6月的一天,北魏的国都平城,一个年仅三岁的婴儿被立为太子,这个喜讯却成为孩子生母李贵人的催命符。

为了防止太后母族干政,北魏从道武帝拓跋珪开始就施行“子贵母死”的制度。这次下令赐死李贵人的正是将孩子养在身边的嫡祖母冯太后。

据史料记载,当时北魏的国都平城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偏北,六月份的时候就会出现风雪,李贵人走的那一天,天上或许就飘着零星的雪花。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两年后,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拓跋弘退位,刚刚五岁的拓跋宏成为北魏第七位皇帝,不过成为太上皇帝的拓跋弘还在管理着国家,拓跋宏的童年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公元476年,也就是孩子刚刚十岁的那一年。七月,年仅23岁的太上皇帝突然驾崩,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拓跋弘的死因,但是在他死亡之前,京城内外突然戒严,甚至还出动过军队。让我们后人不得不怀疑拓跋弘死于一场失败的宫变。

拓跋弘的死亡,让一直和之处于敌对状态的冯太后又一次接手了朝堂。现在大多数人对这位女政治家的评价都比较正面,但是作为孩子的祖母,她却可以用“恶毒”两个字来评价。

拓跋宏从小就表现得比一般的孩子聪明,而且他和父亲的感情非常亲厚,四岁的时候,献文帝身上长了疮,孩子亲自用嘴为他吸出血脓。父亲迫不得已之下赌气将皇位禅让给他的时候,他也是抱着父亲痛哭。献文帝询问他为什么哭泣,他回答说:“这样接替你的位置,我的内心很痛苦。”

因此冯太后掌管朝政后,就担心早慧的拓跋宏将来长大之后会报复自己,并因此而萌生了废帝的心思。时值寒冬,冯太后找了个由头令人将穿着单衣的拓跋宏送入一间小屋子里,整整关了三天三夜。同时她下诏叫来拓跋宏同父异母的弟弟拓跋禧和几位大臣,准备更立新帝。

按说,祖孙两人相处了十年,孩子即使有些叛逆,作为祖母也不应该产生这样的顾忌,以至于要完全放弃亲手带大的拓跋宏,这足可以说明当时两个人是撕破了脸,很有可能拓跋宏跑去质问冯太后,父亲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十岁的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滴水成冰的冬天被迫在一个小屋子里是如何熬过这三天的。寒冷、饥饿、孤独、委屈、恐惧、悔恨……如果将这个情节影视化处理,不知道会揉红多少女性观众的双眼。

这个世界对于早慧的拓跋宏来说充满了恶意,他想生存下去,只能向那个下令杀死自己生母和疑似杀死自己生父的冯太后低头。

三天之后,因为大臣们的坚持,冯太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拓跋宏被人带出了小黑屋。那三天的痛彻心扉让拓跋宏一夜之间长大了,从此他变得非常恭顺和宽厚,太监们发现他没有实权,不免对他有些懈怠,偶尔在照顾他进食时,用热羹烫伤他的手,或者在他的饭食中夹杂着石子、小虫子等秽物,他都不过是笑笑罢了。

一次,一位宦官向冯太后打小报告诋毁拓跋宏,冯太后连问都不问,马上下令对他进行杖责,几十杖下去,他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他一句解释的话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承受。

冯太后的残忍并没有因为他的恭顺而止住脚步,不久,他的外祖父李惠一家被人诬告南叛,家族里几百号人全部被太后下令杀死。当有人故意询问拓跋宏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时,他回答说,我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

孤立无援的拓跋宏如履薄冰地生活在强势的冯太后身边,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孝文帝拓跋宏在冯太后专擅朝政时期从不参与决断,朝廷上不分大事小事,他都主动禀报给太后,而冯太后在任免官员时也很少征求拓跋宏的意见。“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就这样,以橡皮图章的方式存在了十四年的拓跋宏,终于在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后才真正走上政坛。早熟让他能够洞悉自己和冯太后之间力量的悬殊,而自己只有活着才能拿回应得的一切,于是他笑到了最后。

杨朵儿(古代神童大盘点,智商爆表的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很短命)

04

睥睨一世的王雱

北宋的大政治家王安石的长子王雱从小就显现出过人的才智,一次有位客人将一只獐和一只鹿放在一个大笼子里送到王安石的家中。客人看见年仅几岁的王雱机灵可爱,故意指着笼子问他:“这笼子里哪只动物是獐?哪只动物是鹿呢?”

王雱并不认识这两种动物,考虑了半天回答说:“獐旁边是鹿,鹿旁边就是獐。”客人不禁为他的聪明伶俐感到惊讶。

在他13岁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对时局的敏感触觉。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听到从秦地回来的兵卒说起洮河和黄河的事情,于是他叹息说:“这个地区只要安抚好民众就可以妥善管理,但是让西夏人得到了,这让我们的敌人更加强大,让我们的边境更加动荡。”

可一路被人赞美着长大的王雱却渐渐养成了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个性。而这样的个性导致他受不得一点点挫折。

王安石的变法受到保守派的强烈攻击,不仅好友司马光和王安石相背而行,甚至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王安国对新法也颇有微词。众叛亲离之下,王雱受到的打击比王安石更盛,他对此越来越深恶痛绝。

一次,王安石正在和程颢商谈国事,王雱披头散发光着脚,拿着妇人的头饰就走了出来,听到两个人的谈话,马上状似癫狂地喊着:“把韩琦和富弼的头砍下来挂在集市上,就不会再有人反对新法了。”这一场闹剧把王安石吓得不轻。从此坊间就有了王雱已经疯了的传说。

根据野史记载,后期的王雱行为更加乖张,因为幼子长得不象自己竟然怀疑起妻子庞氏的品行,想方设法地计划杀死幼子,最后幼子病死,夫妻也离了心,庞氏只得另嫁他人。

王雱去世的时候只有33岁,正是壮年。如果他的性格不是如此的刚硬,这样的年纪正是他磨去了棱角,在政坛上大放异彩的最佳时刻,可惜,他的人生却止步在此。

杨朵儿(古代神童大盘点,智商爆表的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很短命)

05

不饮肉汤的孔融之女

公元208年,曹操下令逮捕孔融之时,他的一对年仅七岁和八岁的儿女正坐在旁边下棋,眼见父亲被人五花大绑地按在地上,他们依然安坐如初,旁边不禁有人问道:“你们的父亲被抓了,你们怎么还能坐着不动?”孩子们回答说“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此时正好有人端上一碗肉汤,哥哥感到口渴端起肉汤就喝,妹妹却象小大人一样指责着对方:“遇到今天这种祸事,你我都活不了多久了,难道你此刻还能尝出肉的滋味来?”哥哥听后哭泣着放下了碗。

不久曹操就听说了这两个孩子的抱怨,本想放过两人的曹操自然下令将两个孩子处死。

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家族面临灭门的厄运面前,能够如此冷静地分析局势,的确称得上是聪明绝顶,但是她的表现过于刚烈,早慧的她却不懂得隐藏起自己的锋芒,终是缺少了随机应变的机巧。

元代吴澄曾经说过“早慧者不寿,岂其然乎?颜子贤而夭而李贺才而夭。”可能正是古代大多数神童过早地体验人性中的丑恶,让他们中的许多人养成了敏感的个性,如果不能很好的对这种情绪进行疏导,他们往往会陷入一种悲观厌世的心态之中。这大概就是他们早夭的原因之一。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梦貘貘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